王修志:培育和擴大消費要真正回應消費者關切
- 發布時間:2023-01-18 08:52:42
- 來源:中宏網
中宏網北京1月15日電 消費是經濟循環的源頭活水,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基石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,2023年“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。增強消費能力,改善消費條件,創新消費場景。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,支持住房改善、新能源汽車、養老服務等消費。”
“相較于生產和投資活動的組織性、集成性而言,社會消費由億萬民眾的消費需求匯集而成,是典型的‘涓滴成流’”,廣西師范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王修志接受本網記者專訪時強調,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,必須把握消費需求“涓滴成流”“聚沙成塔”特征,相關政策舉措要直面消費者長期、重大關切,真正浸潤每一位消費者心田。就增強消費能力而論,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無疑是治本之路。
以下是王修志訪談:
從實際工作看,特別是過去三年疫情沖擊,城鄉居民增收難度加大,業已增加的收入也面臨諸多抵消項。因此,特殊時期要有效增強民眾消費能力,必須要有超常規舉措增加居民收入。考慮到疫情三年對民眾消費力的系統性影響,建議中央政府發行疫后惠民特別國債,主旨是惠民促消費,以區別于過去三年面向生產、投資領域的抗疫特別國債。惠民特別國債募集的資金,一是用于向全國民眾發放2023年數字貨幣紅包,額度可考慮人均3000-5000元(月人均300-400元),這也可以視為向全體國民預發數字經濟紅利;二是用于支持個稅免征點特別調增方案,比如將現行60000元免征標準調至120000元,執行周期1年。此外,鼓勵地方政府繼續向民眾發放電子消費券。
就支持住房改善、新能源汽車和養老服務等消費而言,既要大處著眼,更要細節著手,要致力于降低制度性消費成本。所謂大處著眼,主要指這幾類消費規模大、受眾大、影響大,對恢復和擴大消費意義重大,是金融政策、財政政策和各級政府關注的焦點。對此,一定要保證相關金融、財政支持政策的穩定性、可預期性。金融、財政支持前述重點領域消費,要算大賬,算培育消費的長期賬,要敢于向民眾讓利。所謂細節著手,則需要在政策落地的時候真正解決前述消費的痛點、槽點。比如說,住房消費領域的商品房銷售規范、質量規范、裝修規范、物業規范等,還存在不少制度缺位,購房者與開發商、物業公司、裝修公司之間的消費糾紛時有發生,住房消費權益保障是老大難問題。新能源汽車消費領域,則普遍面臨買車易、充電難問題,充換電配套保障不足,成為制約消費意愿的重要影響因素。此外,機動車年檢制度、機動車改裝政策、二手車交易等也是消費者的主要關切點。養老服務方面,絕大多數城市正面臨越來越嚴重的供給瓶頸,這也是老百姓對養老服務價格、品質抱怨的主要原因。此外,針對候鳥式異地養老,目前還面臨著養老、醫保等賬戶異地結算的制度難題。怎么辦?這就要求支持上述消費,不僅要加大政策力度,還要在制度上及時改進,這樣才能讓消費支持落到實處。建議國家發改委牽頭相關部門,集中清理涉住房消費、汽車消費、養老服務等重點領域的制度規范,及時廢除制約民眾消費的不合理制度,及時完善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制度。
此外,要高度重視文旅休閑的消費引資效應,及時啟動、落實國民休閑度假制度改革。進入新時代,文旅休閑消費的剛需屬性愈發凸顯。同時,在傳統的“吃住行游購娛”之外,為旅游而消費已蔚然成風,文旅休閑對汽車、數碼和智能裝備、戶外裝備等領域消費的關聯帶動效應顯著。在此背景下,呼吁各級政府、相關部門從戰略高度重視并落實法定節假日制度改革、國民休閑度假制度改革,為民眾創造文旅休閑消費時空條件。(王鏡榕 郭霖濱)